湖北省博物館是豆子醬最推薦的武漢必訪景點!
該館現有收藏品有24萬多件,展場之大,一天其實逛不完~
如果你也是喜歡古文物的朋友,會非常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
湖北省博物館小知識:
以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為代表的史前陶器,
盤龍城和曾侯乙墓為代表的青銅器,
春秋中期楚墓到漢墓出土的大量漆器,
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雲夢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簡,
梁莊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最具特色,是館藏文物的代表。
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鍾、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
被譽為湖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
曾侯乙墓展很久之前已經整理好一篇文章做專題介紹,
有興趣的可以點選文章連結回顧一下:
古代瓷器專題展也已經整理好一篇文章做介紹
可以點選文章連結回顧:
本篇針對「梁莊王墓展」做介紹整理:
梁莊王朱瞻垍(1411-1441)是明仁宗朱高熾(1378-1425)的庶九子
而梁莊王墓是與梁王妃魏氏的合葬墓,
位於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龍山坡。
墓主梁莊王生活在明朝的永樂、宣德、正統年間,
正是封建社會後期最為強盛的時代!
政治上空前專制、經濟上十分繁榮,
明朝為宣揚國威和廣羅奢侈品,
前後七次派鄭和(1371-1435)下西洋,
擴大了中國與世界的來往。
#金錠
正面鑄有「永樂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處買到八成色金壹錠伍拾兩重」銘文。
「西洋」是當時泛指明朝南海以西的海洋,包括印度洋及其沿海地區。
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
鄭和7年率船下西洋與各國進行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
該金錠為鄭和下西洋的見証。
#金鍾蓋
蓋面飾龍趕珠紋和雲紋,蓋口沿內壁有「承奉司正統二年造金鍾蓋四兩九錢」銘文。
「承奉司」是洪武三年設置的親王府內官機構。
#青花龍紋瓷鍾
瓷鍾、金錘蓋、銀鎏金托盤3件1組。
#青花瑤台賞月圖瓷鍾
由青花瑤台賞月圖瓷鍾、銀鎏金托盞和殘銀髹金蓋各1套3件組成,
出自後室南部,屬王妃日用器皿。
#青玉鏤空寶相花飾
寶相花是以蓮花、牡丹、荷花等自然花卉進行變形的裝飾,
象征富貴的紋樣,常見於金銀器、織錦、刺繡和瓷器。
#玉器
明代玉器有玉禮器、陳設品和文房用品等。
梁莊王墓出土玉器共23套,計入玉佩的串飾數量有2599件。
玉料來自新疆和田,玉質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等多種,
因屬朝廷匠作的玉禮器和佩飾,其紋樣、形製都有定製;
不少玉器是明代玉器中的佳作,其中還有遼金元時代作品。
#金鏤空鳳紋墜
器鈎內壁有「隨駕銀作局宣德柒年拾貳月內造柒成色金壹兩玖錢」銘文。
金鏤空鳳紋墜是貴婦霞帔的墜飾;
明代皇妃霞帔上綴玉帔墜,親王妃減等,用金帔墜。
這件金鏤空鳳紋墜的銘文表明它是來自朝廷的賞賜品,
連同墓中所出金鈒花釧和金鑲寶石鐲或是親王禮聘之物。
#頭面佩飾
明代已婚婦女要挽髮髻,根據喜好不同
在髮髻上插有各種挂佩和髮簪,
如壘絲金鳳釵、金玉珠寶花簪、
金花簪等成套頭飾,俗稱「頭面」。
頭面的名目、位置、安插方式都有講究,
梁莊王墓出土的頭面多至二十多套;
此外,貴族婦女還佩帶耳環、耳墜、戒指、手鐲、臂釧等。
#金梵文種子字
音吽,為梵文種子字,象征密教的本尊毗盧遮那(大日如來)。
#金時輪金剛曼茶羅咒牌
金剛曼茶羅是藏傳佛教時輪金剛乘的標志,
它由日輪、3符、7字組成金剛咒,
又稱「十相自在」,意在消災避邪。
十相自在代表:命自在、心自在、資具自在、
業自在、解自在、受生自在、自願自在、
神通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骨佛珠
由「二珠式」金佛頭1、骨數珠27、小金輪(隔輪)28件組成。
#金剛杵
金剛杵為古印度兵器伐折羅的意譯,一般為五股,
後為密宗法器,代表堅固鋒利之智,可斷煩惱除惡魔。
密教數珠上的「記捻」一般墜以各種寶石、黃金墜飾,
高等級的數珠常以金剛杵為墜飾。
大家都說梁莊王是低調的大土豪,
墓內出土隨葬品共計5100多件,
可以看到日常生活用的器皿、首飾、玉器,
種類包含有金、銀、玉、瓷、陶、銅、貼、漆木等
製作精美且雍容華貴,璀璨生輝令人讚嘆!
(本篇文章所例出的照片只是很少的一部份)
湖北省博物館
網址:http://www.hbww.org/home/Index.aspx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 09:00 ~ 17:00(16:00後停止入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