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是一座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之上的古城樓,
下臨洞庭湖,前望君山島,北倚長江,
主要因範仲淹《岳陽樓記》而聞名,
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
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
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
中唐始稱「岳陽樓」。
岳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唯一的一座保持原貌的古建築。
門票價格:RMB:80元
開放時間:07:30-18:00
地址:岳陽市岳陽樓區洞庭北路60號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
進深14.54米,寬17.42米,
佔地251平方米,
為三層、四柱、飛檐、盔頂、純木結構。
岳陽樓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盔頂建築。
全樓沒有用一根鐵釘和一道橫梁。
樓的中部以四根直徑50釐米的楠木大柱直貫樓頂,
承載樓體的大部分重量。
再用12根圓木柱子支撐2樓,
外以12根梓木檐柱,頂起飛檐。
全樓全靠榫頭銜接,相互咬合。
岳陽樓的樓頂形式也非常獨特,
採用了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
這種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托舉形式,
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岳陽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曾被按照當時的建築特點修改和重建。
在今岳陽樓公園中,
有按照古畫和資料書籍復原的歷朝歷代岳陽樓模型,
稱為「五朝樓觀」,
可作為研究歷代岳陽樓建築樣式的參考。
宋代岳陽樓
唐代岳陽樓
現存建築是清代所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修,
保持了清代原有的藝術風貌和建築特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北宋範仲淹的名作《岳陽樓記》,
抒發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情節,
也讓這座洞庭湖畔的名樓,
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地方。
歷代還有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等來到這裡留下了很多佳作。
在景區內還設有碼頭,
你可以在碼頭乘船到對面的君山公園,
單程約20分鐘,開船的間隔時間不固定,
一般是湊足10個遊客左右就開船。
1993年新建的小喬墓向遊客開放,
岳陽樓景區增加一個新的景點。
不過因為是墓所以沒敢拍攝,
感覺應該要尊敬,
對墓拍照好像不太合適。
途中經過懷甫亭,
是說這個日文翻譯怪怪的(笑)
這次會來湖南是為了參加朋友的婚禮,
都來到湖南了怎麼樣也得繞到岳陽樓來一探究竟!
不單單只是5A級的景區,更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
另外一個黃鶴樓weiwei也去探訪了~
江南三大名樓只差江西南昌的滕王閣還沒去過⋯
這是要走遍天下古蹟的節奏嗎哈哈!
有機會真的想踏遍古人的所有遺跡。
來中國後不知怎麼的
就對這些歷史文物產生很濃厚的興趣,
雖然都是修復的文物,
但是站在古蹟所在之處,
感受歷史文化的傳承,
以前總是只有在教科書上認識這些人事物,
當自己可以親眼見到書上的故事及文物就呈現在眼前其實內心真的小小激動!
雖然歷史weiwei唸得不好,
不過看古文物去記憶比較記得住(^-^)
去了解這些古蹟背後的歷史意義,
自己為自己上了一課!
活生生的教材~~~
大家有機會真的可以來走走這些古蹟,
探訪過後也會跟weiwei有一樣的感觸喔。